变形测量的测量点分为哪些,意义是什么?

时间:2021-12-17 09:55
来源:未知
点击:
变形测量的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点、变形观测点3种。它的意义在于对变形体的沉降、倾斜、水平位移监测,对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做出判断,防止发生安全事故。接下来我们就具体介绍相关内容。
一、变形测量的测量点
1、基准点
基准点是变形监测系统的基本控制点,是测定工作点和变形点的依据。基准点通常埋设在稳固的基岩上或变形区域以外,尽可能长期保存,稳定不动。每个工程一般应建立3个基准点,以便相互校核,确保坐标系统的一致。
当确认基准点稳定可靠时,也可少于3个。
变形观测中设置的基准点应进行定期观测,将观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判断基准点本身的稳定情况。水平位移监测的基准点的稳定性检核通常采用三角测量法进行。由于电磁波测距仪精度的提高,变形观测中也可采用三维三边测量来检核工作基准点的稳定性。
沉降监测基准点的稳定性一般采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检核。
2、工作点
工作点又称工作基点,它是基准点与变形观测点之间起联系作用的点。工作点埋设在被研究对象附近,要求在观测期间保持点位稳定,其点位由基准点定期检测。
工作基点位置与邻近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建筑物基础深度的1。
5倍一2。0倍。工作基点与联系点也可设置在稳定的永久性建筑物墙体或基础上。工作基点的标石,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工程的规模,参照基准点的要求建立。
3、变形观测点
变形观测点是直接埋设在变形体上的能反映建筑物变形特征的测量点,又称观测点,一般埋设在建筑物内部,并根据测定它们的变化来判断这些建筑物的沉陷与位移。
对通视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工程,可不设立工作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定变形观测点。
变形监测点标石埋设后,应在其稳定后方可开始观测。稳定期根据观测要求与测区的地质条件确定,一般不宜少于15天。
二、变形测量的意义
实用上的意义主要是通过对变形体进行各种沉降、倾斜、水平位移的变形监测,监测各种工程建筑物及其地质结构的稳定性,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对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做出判断,以便采取措施处理,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科学上的意义在于积累监测分析资料,以便能更好地解释变形的机理,验证变形的假说,建立有效的变形预告模型,为研究灾害预报的理论和方法服务,验证有关工程设计的理论是否正确、设计方案是否合理,为以后修改完善设计、制定设计规范提供依据,如改善建筑物的各项物理参数、地基强度参数,以防止工程破坏事故,提高抗灾能力等。
以上是关于“变形测量的测量点分为哪些,意义是什么”的全部解答,如您有疑问或建议,欢迎联系我们。